春日览镜有感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
今朝镜中逢,惟悴如枯荷。
形骸既迁变,岁华复蹉跎。
悟此吁已晚,既悟当若何。
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
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
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习气:长期养成的习惯和习性。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耸,这里用来形容壮心依然豪迈。
- 乡曲齿:与同乡人比较年龄。乡曲,指同乡;齿,年龄。
- 朱颜酡(tuó):指脸色红润。酡,喝了酒脸色发红。
- 形骸:人的躯体。
- 岁华:时光、年华。
- 蹉跎: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令人惋惜。
- 乌兔:神话中太阳里有金乌,月亮里有玉兔,常用来代指日月。
- 恶剧:恶作剧。
- 淬(cuì):淬火,指把刀剑等金属器物烧红浸入水中或油中,使之坚韧。
- 挥日戈:即鲁阳挥戈,传说鲁阳公能用戈挥日使太阳倒退,比喻力挽危局。
- 婆娑:形容盘旋舞动的样子 。
翻译
长久以来的习惯并未让我察觉到自己在变老,内心的壮志豪情依旧豪迈昂扬。忽然与同乡人比较起年龄来,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然走过许多岁月。一直都没能清楚地看清自己,还以为自己容颜依旧红润。今天早晨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却是面容憔悴得如同枯萎的荷叶。身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光也白白地流逝。领悟到这些的时候实在太晚了,可既然已经领悟了又该怎么办呢?日月就像两个爱恶作剧的家伙,仔细想想不过是让人一笑置之的事儿罢了。只需要磨砺那斩断忧愁的利剑,又何必试图挥戈让时间倒转。孩子们热烈地庆祝佳节,呼喊着又唱又跳。我的兴致也不低,抖擞精神起身与他们一起欢快地舞动。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身视角出发,深刻展现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变化的感怀。开篇“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写出了诗人因习惯而忽视自身年龄增长,仍怀揣豪情壮志的心境。“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一句则转折鲜明,突显发现自身衰老后的惊愕。接着通过描写自己对容颜的认知反差,与镜中憔悴模样形成强烈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岁月无情的感慨。“形骸既迁变,岁华复蹉跎”直接抒发身体变化与时光虚度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心态有所转变,理性看待时光流转。“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将日月比作恶作剧的精灵,轻松诙谐中蕴含洒脱。 “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表明不再徒劳地试图挽回时间,而是勇敢面对忧愁。结尾描写儿童佳节欢歌笑语的场景,诗人受其感染加入其中,“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营造出一种积极生活、享受当下的乐观氛围。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从感怀岁月沧桑到笑对人生变迁,为读者带来关于生命与时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