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兴废:指兴盛与衰废。
- 延陵: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的封邑,这里借指泰伯。
翻译
自古以来兴盛衰废之事总是令人愁苦,白发的僧人归来关上寺院的门。越过那如波涛般的烟雾,只有空去的大雁,吴王的宫殿大半有猿猴啼叫。春风好像依旧,花儿仍然欢笑,过去的事大多遗留下来,石头却不言语。只有泰伯逃离遁去,清高的名声和高尚的节操充满天地间。
赏析
这首诗围绕泰伯庙展开,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以及对历史兴废的感慨,烘托出泰伯的高尚品德。首联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淡淡的忧伤氛围。颔联用“越相烟波”和“吴王宫阙”的景象来暗示曾经的繁华已不再,只有自然依旧。颈联将春风和花儿与沉默的石头对比,显示出人事变化与自然恒常的反差。尾联则突出泰伯的“逃遁”和他的清名高节对天地的充实。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泰伯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思索。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 328篇诗文
范仲淹的其他作品
- 《 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 》 —— [ 宋 ] 范仲淹
- 《 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 》 —— [ 宋 ] 范仲淹
- 《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十 》 —— [ 宋 ] 范仲淹
- 《 南楼 》 —— [ 宋 ] 范仲淹
- 《 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 —— [ 宋 ] 范仲淹
- 《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 —— [ 宋 ] 范仲淹
- 《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 》 —— [ 宋 ] 范仲淹
- 《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七 》 —— [ 宋 ]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