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怀古

· 周朴
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尧水永销天际去,姬风一变世间平。 高踪尽共烟霞在,大道长将日月明。 从此安然寰海内,后来无复谩相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齐心楼:具体所指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的一座具有一定历史感或特殊意义的楼。
  • 高踪:高尚的踪迹、行为或事迹。
  • 寰海:天下、四海。(huán),广大的地域。
  • :徒然,空自。

翻译

站在齐心楼上眺望天边的浮云,历经万古千秋,很多人和事都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姓名。像尧帝时期的洪水永远向天边流去消失不见,周公倡导的美好风尚一旦推行世间就能太平。先人们的高尚事迹和烟霞一同存在,伟大的道理如同日月一样长久光明。从那时起天下得以安宁,后来的人也不要再徒然地相互倾轧。

赏析

这首诗以“望中怀古”为题,通过诗人在齐心楼眺望引发对历史的感怀。首联由眼前浮云联想到历史人物,感慨岁月无情,再多声名也终将消逝,奠定了全诗空旷悠远又略带感慨的基调。颔联运用尧帝治水和周公倡导教化的典故,展现历史上推动社会太平的重大事件,这是对理想政治的追寻。颈联将先人的高尚事迹与烟霞并提,伟大道理与日月同辉,彰显了历史丰碑般的精神价值。尾联表达对安定局面的展望,希望后人不再有争权夺利的倾轧,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美好社会秩序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开阔,借古思今,反映出诗人深刻的历史观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周朴

周朴,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