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 陆游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泽国:多水的地区。
  • :表示惊异。
  • (fán):焚烧。
  • :艾草。
  • :引申为心胸狭窄。
  • 蜂虿(chài):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昆虫。

翻译

多水的地区向来蚊子很多,趁着夜晚觉得很是奇怪。举起扇子也不能把蚊子赶跑,点燃艾草能获得一丝痛快。不如稍微忍耐一下,驱赶蚊子自己就显得心胸狭窄了。哪里听说过有气度的人,会因为这点事而变得像有毒刺的蜂虿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面对蚊子叮咬时的反应和思考。诗人先描述了水乡多蚊的情况,继而在面对蚊子时,他在要不要采取激烈手段驱赶之间进行了思考。他觉得若因蚊子而大动干戈显得自己狭隘,也认为真正有气度的人不应为此而变得心胸狭隘如蜂虿。诗中体现了诗人以小见大,对自身心态和修养的思考,富有生活情趣和一定的哲理意味。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