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其一十二垂虹亭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不用知馀事,莼鲙正芳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舣棹(yǐ zhào):停船靠岸。
  • 商飙(biāo):秋风。
  • 鸱夷(chī yí):春秋越国范蠡之号。

翻译

将船停靠在太湖岸边,天空与湖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没有到来却依然如旧。洗净我三斗的旅途征尘,爽快地迎接千里秋风,鸥鹭也在轻快地飞翔。自身处在如水晶宫般的地方,真如同驾驭清风的神仙。 盼望中秋,不到五日,月亮就又会变圆。倚着栏杆独自长啸,惊起了山谷中沉睡的龙。想要祭奠那范蠡与西施,没有成就当年的功业,徒然系着五湖的船只。不用知晓其他的事,莼菜和鲈鱼正鲜美。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太湖岸边垂虹亭的美景,以及作者面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感慨。上阕写作者来到垂虹亭,感受到天地的广阔、自然的清新,仿佛置身仙境。下阕从盼望中秋月圆,延伸到对历史人物范蠡的思考,表现出对功业未就的遗憾,最后以品尝鲜美的莼鲈之味结尾,体现出一种超脱和对世俗事务的淡然。词中情景交融,既描绘了眼前的壮丽景象,又暗含着历史的思索和人生的感慨,富有韵味。

张孝祥

张孝祥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於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祕阁、淮南转运判官。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祕书省正字。历任祕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才思足敏,词风清俊爽朗,佳处直逼东坡。史称其「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念奴娇·过洞庭》见其本领。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词》一卷。《全宋词》辑录其词二百二十三阕。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