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杂言
国不可以无菑眚,身不可以无疢疾。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
昆夷猃狁无害于周之王,辟土富国无救于隋之亡。
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尪。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更得度世方。
我年九十理不长,况复三日病在床。天公念之亦已至,儆戒不使须臾忘。
起居饮食每自省,常若严师畏友在我傍。跻民仁寿则非职,且为老惫针膏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菑(zāi):同“灾”。
- 眚(shěng):过错,疾苦。
- 疢疾(chèn jí):泛指疾病。
- 昆夷:殷周时我国西北部族名。
- 猃狁(xiǎn yǔ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 羸(léi):瘦弱。
- 尪(wāng):亦作“尫”,指瘦弱或有残疾的人。
- 儆戒:警戒,戒备。
- 跻(jī):登,上升。
翻译
国家不可能没有灾难疾苦,自身不可能没有疾病。没有灾难的国家也许混乱来得更快,没有疾病的身体也许死期就不远了。昆夷和猃狁对周朝国王没有危害,开疆扩土使国家富足也挽救不了隋朝的灭亡。强壮的人一旦躺下很多就不能起来,快速死去的未必都是瘦弱病残之人。自古以来患恶疾的被抛弃到空谷,往往却能获得度世的方法。我已经九十岁了寿命也不长了,况且又连续三天生病躺在床上。上天考虑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时刻警戒不让我片刻忘记。起居饮食常常自我审视,常常如同严厉的老师和可敬畏的朋友在我身旁。使人民达到仁寿并非我的职责,并且我这衰老疲惫之躯还要去医治病入膏肓之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人生、国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国家和人都难以避免灾难和疾病,不能简单地以表面的现象来判断。历史上,一些看似没有外患的情况反而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机,身体看似健康也未必长命。诗中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年老患病的感慨和对上天的敬畏。同时,他时刻自我警戒,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生活。整体语言质朴,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