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行

· 陆游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 千里亘大野,勾践之所荒。 春雨桑柘绿,秋风粳稻香。 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 陂放万头鸭,园覆千畦姜。 舂碓声如雷,私债逾官仓。 禹庙争奉牲,兰亭共流觞。 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 项里杨梅熟,采摘日夜忙。 翠篮满山路,不数荔枝筐。 星驰入侯家,那惜黄金偿。 湘湖莼菜出,卖者环三乡。 何以共烹煮,鲈鱼三尺长。 芳鲜初上市,羊酪何足当。 镜湖滀众水,自汉无旱蝗。 重楼与曲槛,潋滟浮湖光。 舟行以当车,小伞遮新妆。 浅坊小陌间,深夜理丝簧。 我老述此诗,妄继古乐章。 恨无季札听,大国风泱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
  • 汤汤(shāng shāng):水流盛大的样子。
  • 亘(gèn):连绵不断。
  • :开辟,垦殖。
  • 蟹椴:插竹捕蟹的设施。
  • 鱼梁:一种捕鱼设施。
  • 舂碓(chōng duì):舂米的器具。

翻译

会稽山是多么巍峨高大,浙江的江水浩浩荡荡。绵延千里横贯广阔原野,那是勾践曾经垦殖的地方。春天雨水滋润桑树柘树一片翠绿,秋风中粳稻飘来阵阵芳香。每个村庄都设有捕蟹设施,处处都建起了捕鱼的鱼梁。池塘里放养着成千上万只鸭,园子里覆盖着上千畦的姜。舂米的声音如同雷鸣,私人的债务超过了官府的粮仓。禹庙中人们争相供奉祭品,兰亭里人们一起曲水流觞。空空的街巷观看竞渡比赛,倒社时人们去观赏戏场。项里的杨梅成熟了,日夜不停地忙着采摘。翠绿的篮子装满山路,数量不低于装荔枝的筐子。快速运入侯家,哪还顾得上用黄金来补偿。湘湖的莼菜长出,卖菜的人环绕着三个乡。用什么来一起烹煮呢,还有三尺长的鲈鱼。芳香鲜嫩刚上市时,羊酪哪里能够比得上。镜湖积蓄着众多的水,自汉代以来就没有干旱和蝗虫灾害。重重的楼阁和曲折的栏杆,在湖光中波光潋滟。乘船出行就当作乘车,小伞遮住新妆。在浅浅的街坊小巷之间,深夜还传来整理丝弦琴簧的声音。我年老写下这首诗,妄图接续古代的乐章。遗憾没有季札来聆听,那大国的风范浩浩荡荡。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会稽一带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从稽山和江水开篇,展现了壮阔的地域景色。接着描述了四季的景象以及丰富的物产,如桑柘绿、粳稻香、螃蟹、鱼等,还有各种农事活动和生活场景,如舂米、养鸭、种姜、竞渡、演戏等,表现出生活的热闹和充实。对项里杨梅和湘湖莼菜、鲈鱼等特产的描写,突出了当地的富饶。镜湖的描述显示了其独特的水利优势。最后还描绘了人们的出行、娱乐等日常画面。整首诗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气息,语言平实而优美,让读者对会稽地区有了清晰生动的认识和感受。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