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长亭怨慢为任次山赋驯鹭

· 张炎
笑海上、白鸥盟冷。飞过前滩,又顾秋影。似我知鱼,乱蒲流水动清饮。岁华空老,犹一缕、柔丝恋顶。慵忆鸳行,想应是、朝回花径。 人静。怅离群日暮,都把野情消尽。山中旧隐。料独树、尚悬苍暝。引残梦、直上青天,又何处、溪风吹醒。定莫负、归舟同载,烟波千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驯鹭:经过驯养的鹭。
  • 白鸥盟:与白鸥相约。
  • 岁华:时光,年华。
  • 鸳行(yuān háng):比喻朝官的行列。

翻译

嘲笑那海上与白鸥的盟誓已冷却。(鹭)飞过前面的滩涂,又回头顾盼秋天的身影。像我知晓鱼一样,在杂乱的蒲草和流动的清水中被触动饮水。年华徒然老去,仍然有一缕如柔丝般留恋头顶。慵懒地回忆起在朝为官的行列,想必应该是早上返回那栽满花的小路。 四周安静。惆怅在日暮时与众鸟离散,将所有的野趣都消减尽了。山中以前的隐居之所。料想只有一棵树还高悬在苍茫暮色中。牵引着残梦,直达青天之上,又在什么地方被溪风唤醒。定然不要辜负了一同乘舟归去,那千顷烟波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词以驯鹭为依托,抒发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归隐生活中的复杂情感。词的上阕通过描写驯鹭的动作和姿态,以及与白鸥盟冷等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和萧索的情绪。下阕着重写词人的内心感受,人静、离群等词语突出了他的寂寞,而对山中旧隐的描绘则流露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怀念。整首词意境深邃,情感真挚,通过巧妙地运用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氛围,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惆怅。

张炎

张炎,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 3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