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崦(yān):一座山。“崦”,山。
-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
- 政似:正像。政,通“正” 。
- 炊粳(jīng):煮米饭。“粳”,粳稻,稻的一种,米近圆形,黏性强,胀性小。
- 底处:何处,哪里。
翻译
在一座山边有一户人家,周围竹树成荫,十分清凉,我在午后荫凉的深处安置好胡床休息。清泉流淌的声音就恰似煮茶时水沸腾的响声,稻田里的稻花散发的香气,就好像正在煮的粳米饭飘出的香气。在睡梦中我回到了美好的家园,醒来后却要起身踏上漫长的为官之路。满脸灰尘迎着西边的落日前行,哪里的青山才是我的故乡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午憩于道旁人家时的所见所感,情景交融。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午休图,“一崦人家竹树凉,午阴深处著胡床”,营造出清凉舒适的氛围;“石泉政似煮茗沸,稻花已作炊粳香”,从听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细腻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安宁惬意,石泉声如同煮茶,稻花香疑似炊粳,充满生活气息。后半部分则由梦入现实,“梦到家园归自好,起寻官路去何长”,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漫漫仕途的无奈。最后“尘埃满面迎西日,底处青山是故乡”,以景语作结,借满脸的风尘、西沉的落日,营造出孤独、惆怅的意境,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不知故乡在何处的迷茫。全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于清新自然的笔触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复杂的内心世界。

张孝祥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於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祕阁、淮南转运判官。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祕书省正字。历任祕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才思足敏,词风清俊爽朗,佳处直逼东坡。史称其「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念奴娇·过洞庭》见其本领。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词》一卷。《全宋词》辑录其词二百二十三阕。
► 636篇诗文
张孝祥的其他作品
- 《 寒光亭 》 —— [ 宋 ] 张孝祥
- 《 吴伯承生孙交游共为之喜凡七人分韵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某得啼定字其一 》 —— [ 宋 ] 张孝祥
- 《 烟雨观 》 —— [ 宋 ] 张孝祥
- 《 浣溪沙 · 其二十五再用韵 》 —— [ 宋 ] 张孝祥
- 《 王弱翁与余相遇汉口赋古意赠别 》 —— [ 宋 ] 张孝祥
- 《 卐庵自东林欲还蜀某以报恩招之大人赋诗劝请再次韵 》 —— [ 宋 ] 张孝祥
- 《 和如庵 其五 》 —— [ 宋 ] 张孝祥
- 《 浣溪沙 · 其一十九赋微之提刑绣扇 》 —— [ 宋 ] 张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