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稼轩落笔凌鲍谢,退避声名称学稼。
十年高卧不出门,参透南宗牧牛话。
功名固是券内事,且葺园庐了婚嫁。
千篇昌谷诗满囊,万卷邺侯书插架。
忽然起冠东诸侯,黄旗皂纛从天下。
圣朝仄席意未快,尺一东来烦促驾。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
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嚇。
但令小试出绪馀,青史英豪可雄跨。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稼轩:辛弃疾的号。
- 鲍谢:指南朝宋诗人鲍照和谢灵运。
- 南宗: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即南宗禅。
- 牧牛话:佛教用牧牛比喻修心的过程。
- 仄席:不正坐,这里表示重视。
- 尺一:古代的诏书。
- 旆(pèi):旗帜的通称。
- 嵩华:嵩山和华山。
- 麟凤:比喻杰出的人才。
- 嚇(hè):恐吓。
- 绪馀:剩余。
- 乘罅(xià):利用机会。
翻译
辛弃疾下笔能超过鲍照和谢灵运,退隐后以钻研农事自称。十年长久隐居不出门,参透了南宗禅关于牧牛的妙旨。功名本来就是分内之事,暂且修整园圃安排好儿女婚嫁。千篇如李贺昌谷诗般的佳作装满行囊,万卷像李泌邺侯那样的书籍摆放在书架。忽然起身统领东方诸侯,黄旗黑旗的仪仗随从遍布天下。圣明的朝廷正重视着他却还不满足,诏书东来急忙催促他驾车前行。大材小用自古就令人叹息,他实际上是管仲萧何一类的人物。在天山树起旗帜也许还需要些时间,先引来银河之水洗净嵩山和华山。中原杰出的人才争相自我奋起,残存的敌人如犬羊又有何足以惧怕。只要让他稍微施展一点剩余的才能,在青史上的英豪里就能称雄跨越。自古以来做事要戒除轻率发动,往往是有进谗言的小人利用机会从中作梗。深深的仇恨和积久的愤怒都在那叛逆的胡人身上,不必追思霸陵亭夜的事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辛弃疾赴朝廷任职的诗,表达了陆游对辛弃疾才华的高度赞赏和深深期许,以及对他遭遇大材小用的惋惜之情。诗中先写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和隐居生活,接着描述他忽然得到重用的情景。强调他有杰出的才能却未得充分发挥,希望他能在抵御外敌上建立更大功勋。同时提醒他要谨慎行事,警惕小人。诗中用了很多典故和比喻,如鲍谢、南宗、管仲萧何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整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体现了两位爱国志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