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小饮
造物佚我老,畀以江湖宽。
俯仰六年间,得请两挂冠。
鬓毛虽萧飒,脚力未蹒跚。
记书过十张,啖饭空一箪。
开岁忽两月,感此春事残。
杏靥笑墙头,莺声入云端。
扫地设菅席,相与劝加餐。
村酒泻浊清,野果尝甘酸。
邻里语蝉联,儿孙话团栾。
虽无万钱箸,浩歌有馀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佚(yì):这里是“弃置”的意思。
- 畀(bì):给予。
- 萧飒:形容头发稀疏、枯萎。
- 菅席:菅草织成的席子。
翻译
上天弃置我老去,给予我宽广的江湖。低头抬头这六年里,得以请求两次辞官。鬓发虽然已稀疏,脚步力气还未蹒跚。记得写过的书超十张,吃的饭常空一个竹箪。开年忽然过去了两个月,感慨这春天的事将残。杏花在墙头露出笑脸,黄莺的叫声传入云端。打扫干净摆上菅草席,相互劝着多吃些饭。村中自酿的酒有浊有清,野果子品尝着有甘有酸。邻里说着接连不断的话,儿女子孙谈论着团圆。虽然没有价值万钱的筷子,放声高歌也有充足的欢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场景与心境。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自己老去以及辞官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眼前自然景象、日常生活的细腻描摹,如墙头笑的杏花、云端的莺声等,生动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安逸。与邻里、儿孙相处的场景,则凸显出生活的温馨与人情。虽然生活质朴简单,酒有浊清,果子有甘酸,没有奢华之物,但诗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通过浩歌来表达内心的欢喜与满足,透露出一种安贫乐道、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