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 其二正月二十三日秀野堂作

江梅仙去,蜡梅蜂化,只有缃梅呈秀。不知春在阿谁边,试与问、青青杨柳。 小园幽事,中都风味,斗草分香依旧。东风莫谩送扁舟,为管取、轻寒罗袖。
拼音

注释

江梅:一种野生梅花,开白色或淡红色花。蔷薇科樱属,落叶小乔木。叶的前端尖锐,基部为钝形,叶片上有毛。果实为球形核果。我国各地普遍栽种。 蜡梅: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原产于我国。茎高三、四公尺。叶对生,卵形,先端尖锐,叶面糙涩。约二月开花,芳香甚烈。香气与梅花相近,且色似黄蜡,故称为“蜡梅”。有品种开花时含口如磬,故亦称为“磬口梅”。供观赏用,有毒。据《中国植物志》“蜡梅”不应当写作“腊梅”。苏轼描述蜡梅:“香气似梅,似女工撚蜡所成,因谓蜡梅”。正是命名由来。明代王世懋《学圃馀蔬》:“考蜡梅原名黄梅,故王安国熙宁间,尚咏黄梅,至元祐间苏黄命为蜡梅。人言腊时开,故名腊梅。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缃(xiāng)梅:浅黄色梅花。前三句是说在冬末春初时节,江梅和蜡梅已渐次过了花期,只有缃梅还在开放。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斗草: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梅仙去:江梅消失不见。江梅,一种野生梅花。
  • 蜡梅蜂化:蜡梅如同化为了蜂。蜡梅,冬季开花,花为黄色。
  • 缃(xiāng)梅:浅黄色的梅花。缃,浅黄色。
  • 阿谁:谁。
  • 青青杨柳:翠绿的杨柳。
  • 小园幽事:小园里的幽静之事。
  • 中都风味:京城的韵味。中都,指京城。
  • 斗草分香:古代一种民俗活动,比赛草的韧性等,还会互赠香草。
  • ****谩(màn):随意、胡乱。
  • 管取:保证、定要。

翻译

江梅已经离去不见踪迹,蜡梅仿佛化成了蜜蜂,只有浅黄色的缃梅展现出秀丽姿态。不知道春天究竟在谁那边呢,试着去问问那翠绿的杨柳吧。小园里有着往昔幽静的趣事,依然保留着京城的独特韵味,斗草分香这些活动仍和从前一样。东风啊,可不要随意地送走那小船,一定要留住这微微的春寒,莫让身着罗袖的佳人着凉。

赏析

这首词情景交融,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怀。上阕开篇以江梅、蜡梅的变化引出缃梅,通过这种更迭暗示时光的流转,以问句“不知春在阿谁边”表现出对春天所在的探寻与迷茫,给人一种若有所失的情绪。下阕回忆小园里曾经的美好风俗与韵味,“斗草分香依旧”点明有些事情依然如故,而“东风莫谩送扁舟”则传达出希望留住某种美好事物、不想轻易让时光消逝的心愿,流露出词人对往昔的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怅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意境,引发读者的共鸣,让人沉浸在这份独特的情感氛围之中 。

赵彦端

宋宗室,字德庄,号介庵。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钱塘县簿,迁建州观察推官,知馀干县,为政简易。进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迁浙东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诗词。有《介庵集》、《介庵词》。 ► 1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