贽管竹楼

天生贤佐福闽州,衮舄荧煌尚黑头。 司马公留民可活,管夷吾在世何忧。 东南人物几华屋,今古乾坤一竹楼。 三万卷书三尺剑,男儿事业要伊周。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时韶:宋代文学家,擅长诗文。
  • 贤佐福闽州:指有才能的人降临福建,带来福祉。
  • 衮舄荧煌:比喻官服华丽,此处指官员显赫。
  • 尚黑头:古代官员任职初期,头发未白,象征年轻有为。
  • 司马公:指司马光,北宋名臣,以仁政著称。
  • 民可活:形容官员施政使百姓得以生存。
  • 管夷吾:春秋时期齐国大臣,以智慧和治国有方闻名。
  • 东南人物: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几华屋:几乎像华丽的房屋一样,形容人才众多。
  • 乾坤:天地,此处借指世间。
  • 一竹楼:简朴的居所,与华屋形成对比,寓意淡泊名利。
  • 三万卷书:形容藏书丰富。
  • 三尺剑:象征武艺和权柄。
  • 伊周:伊尹和周公,两人均为古代贤相。

翻译

大自然赋予了福建一位贤能辅佐,他的官服光彩照人,年少有为。如同司马光那样,他的仁政让百姓得以存活,如果管仲还在,世间还有什么忧虑呢?这片东南地区聚集了多少才华横溢的人物,古今之间,天地之间,他只居住在一座简陋的竹楼上。他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武艺,男儿应当追求伊尹和周公那样的伟大事业。

赏析

这首诗赞扬了一位具有才德的官员,他不仅政务出色,还深思熟虑,关注民生。诗人通过将他与历史上的贤相如司马光、管仲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远大抱负。竹楼虽简,却寓含着他对清廉和淡泊生活的坚守,以及对知识与武艺的重视。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赞赏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赵时韶

赵时韶,魏王廷美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二○)。曾为王伯大(留耕)客。有《孤山晚稿》,已佚。 赵时韶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