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 · 离恨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烟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拼音

所属合集

#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写词人在隋堤之畔,淡月之下,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愁别恨。上阕写泊舟夜宿。下阕抒相思离恨。全词由景及情,因今及昔,写法颇似柳永,而更委婉多变。写眼前景致采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河桥泊舟图,像笔墨淋漓的水墨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隋堤路:隋代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为隋堤。这里指作者送别之地的堤岸道路。
  • 密霭(ǎi):浓密的云雾。霭,云雾。
  • 阴阴:形容月光暗淡。
  • 画舸(gě):装饰华丽的船。舸,大船。
  •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 重衾(qīn):多层被子。衾,被子。
  • 京华:京城,这里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
  • 偎傍:依偎、紧靠。
  • 冶叶倡条:原指杨柳的枝叶,这里比喻歌伎舞女。
  • 珠歌翠舞:形容美妙的歌舞。
  • 水驿:水路驿站。
  • 鸳侣:伴侣,这里指爱人。

翻译

在隋堤的路上,天色渐渐晚了,浓密的雾气从烟树中升腾起来。暗淡的月光朦胧地笼罩着沙滩,我只好在河桥深处投宿。那无情的画船,全不顾惜,就这样驶进烟波,隔断了与送别的南浦。伴着旅人我醉意沉沉裹着多层被子,可那画船竟载着满心离恨一同远去。

不禁想起过去客居京城的日子,常常与她在稀疏的树林边,小小的栏杆旁欢聚。那些歌伎舞女都彼此相识,还总是看惯了那美妙的歌舞。如今我向着偏僻的渔村、水路的驿站前行,这夜晚漫长如一年,只能点上一炷香独自喃喃自语。又有谁会想到我此时这般无聊孤寂,我的梦魂中总是凝想着那远方的爱人啊。

赏析

这首词以离别为主题,上阕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通过“密霭生烟树”“阴阴淡月笼沙”等景色描写,营造出一种黯淡、凄凉的氛围。“无情画舸”将船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离别时那种无奈和哀怨的情绪,“载将离恨归去”把抽象的离恨具象化,仿佛离恨有了重量可以被船载走,极为新奇巧妙。

下阕转入对过去在京城美好生活的回忆,“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展现出昔日欢聚的温馨甜蜜,与如今“渔村水驿,焚香独自语”的孤独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离恨的主题。最后以“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直抒胸臆,表达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无人陪伴的孤独与落寞。整首词情感细腻深沉,通过今昔对比、情与景的交融,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内心浓烈的离恨别愁 。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 2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