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
事父尽孝敬,事君端忠贞。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待士慕谦让,莅民尚宽平。
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
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
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
幸能修实操,何俟钧虚声?
白圭玷可灭,黄金诺不轻。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敦(dūn):敦厚,忠厚。
- 笃(dǔ):忠实,诚信。
- 莅(lì):管理,统治。
- 讵(jù):岂,怎。
翻译
侍奉父亲要尽到孝敬,侍奉君主须正直忠贞。 兄弟之间应敦厚和睦,对待朋友要笃定信诚。 做官重在公正谨慎,立身贵在廉洁清明。 对待士人倾慕他们的谦让,治理百姓崇尚宽厚平和。 处理诉讼只有秉持正直,审察案件必须详察实情。 对诽谤议论不必怨恨,得宠受辱何须惊恐? 处于满盈时常常惧怕溢出,处于高位本来就该考虑倾危。 《诗》、《礼》固然应当学习,淫靡的郑、卫之音不应听。 庆幸能够修持实际的德行,何必等待那虚假的名声? 白玉圭上的污点可以磨灭,许下的黄金诺言不能轻易违背。 秦穆公给偷马吃的人酒喝,楚庄王对绝缨者宽容相待。 言行如果没有错处,不管活着还是死去都能扬名。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阐述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诗人强调了对父母的孝敬、对君主的忠贞、兄弟间的和睦、朋友间的诚信,以及为官、待人、理政等方面的品德和行为标准。诗中还表达了对满盈和高位的警惕,以及对实际德行的重视,反对追求虚假的名声。同时,通过引用秦穆公和楚庄王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宽容和大度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道理深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