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黄叶

· 邓潜
额黄山一角,凭谁衬出,疏林高树。 最好斜阳,点缀晚鸦无数。 一片金迷纸醉,偏动了芜城愁赋。 愁欲诉。 蝉鸣向晚,汉宫秋暮。 年来怕过亭皋,为瘦尽诗心,夜寒吟苦。 笠子堆边,忍话绿阴前度。 桴鼓连村未歇,问家在江南何处。 飞梦去。 敲窗又惊风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漏迟:词牌名。
  • 额黄:古代妇女在额上涂黄色为饰。
  • 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今江苏省扬州市。
  • 亭皋:水边的平地。
  • 桴(fú)鼓:鼓槌和鼓。

翻译

黄山的一个角落,依靠谁衬托出稀疏的树林和高大的树木。最好是斜阳,点缀着无数傍晚的乌鸦。一片如同金子般让人迷醉的景象,偏偏引发了如《芜城赋》般的愁绪。忧愁想要倾诉。傍晚蝉在鸣叫,如同汉宫已到秋天的日暮时分。 这些年害怕走过水边的平地,因为诗心都已消瘦尽了,在夜晚寒冷中吟诗苦苦思索。在斗笠堆积的旁边,忍心说起从前绿阴的样子。鼓槌和鼓连接着村子还没停歇,试问家在江南什么地方。在飞梦中离去。敲打着窗户又被风雨惊醒。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有黄山角、疏林高树、斜阳、晚鸦等画面,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又略带迷醉的意境。通过“愁赋”“愁欲诉”等表现内心的愁绪,以及“怕过亭皋”显示出某种忧虑与无奈。同时,又提及了以往时光,今昔对比,反映出一种沧桑变化之感。最后“飞梦去”又带有一种虚幻缥缈,而被风雨惊醒则增添了几分惆怅。整体上用词精准,情景交融,很有感染力。

邓潜

清广州人。广州城北三家店打石工人。道光二十一年英军侵扰三家店时,潜率众持棍、锤与英军奋战。继又与三元里群众联合抗英。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