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荐福寺山亭

· 刘敞
时事如不闻,烦襟尚郁怫。 高亭一何壮,俾我遗外物。 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 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 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 始知绝群动,方外真有佛。 此地可终隐,不惟谢炎郁。 逍遥鞭其后,岂恨久蟠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怫:指忧郁,心情不舒畅。
  • (bǐ):使。

翻译

世间的事好像没听见一样,烦恼的心情还是忧郁不舒。高亭是多么的壮观,让我遗忘身外之物。这时是初夏的景色刚开始,竹子树木在雨中飘拂。燕雀在屋檐和楹柱间飞来飞去,喧闹争逐互相强硬倔强。世间的纷乱就像这样,大小事情有什么得与失呢。才知道远离群动,超脱尘世之外真的有佛。这个地方可以最终隐居,不仅能摆脱炎热和郁闷。逍遥自在地走在后面,哪里会遗憾长久地受困屈呢。

赏析

这首诗先写诗人因世事而心怀烦忧,登上高亭后心境有所转变。通过对夏初景色以及燕雀争逐的描写,引出对世间纷扰的思考,进而感悟到远离纷扰之重要,超脱才得见真佛。强调这里可作为最终的归隐之地,不仅能消除暑热烦闷,还能让自己自在逍遥,不必因过往的困境而遗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某种厌倦。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刘敞

刘敞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原父,号公是。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吏部南曹、知制诰。奉使契丹,熟知其山川地理,契丹人称服。出知扬州,徙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为纠察在京刑狱及修玉牒,谏阻仁宗受群臣所上尊号。以言事与台谏相忤,出知永兴军,岁余因病召还。复求外,官终判南京御史台。学问博洽,长于《春秋》学,不拘传注,开宋人评议汉儒先声。有《春权权衡》、《七经小传》、《公是集》等,又与弟刘放、子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 ► 17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