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用其韵

· 刘敞
往为名山客,浩荡多奇观。 六月湖海卧,飘飘生羽翰。 误升紫垣籍,草野非所安。 金火三伏交,束带愁衣冠。 飞尘变形骸,内热焦肺肝。 岂惟天有时,人事亦可叹。 适有凉风来,萧骚庭叶乾。 感之意飞动,忽若骖龙鸾。 银汉水可涉,枯槎去无难。 洞庭鱼正肥,游子行足欢。 饮酒读离骚,睥睨天壤宽。 要当以乐死,日月谁控抟。 夫子文章伯,已在青云端。 且方济一世,讵肯哀盘桓。 作诗破冥烦,磊落冰雪颜。 懔懔屈宋词,千秋剧椒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垣:星名,常借指皇宫。垣,yuán。
  • 萧骚: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cān,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 :chá,木筏。
  • 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翻译

以前是那游名山之人,见到很多壮阔奇异的景象。六月在湖海间闲卧,飘飘然如同生出羽翼。错误地登上了皇宫的名册,乡野才是我所安心的地方。金属火在三伏天交替,系着衣带为那官服发愁。飞扬的尘土改变了身形,内心的燥热焦灼了肺肝。不只是上天有其时节变化,人事也令人叹息。恰好有凉风吹来,吹拂着庭院干树叶发出声响。感怀之下心意飞动起来,忽然如同驾着龙和鸾。银河之水可以渡过,枯木筏离开也没有困难。洞庭湖的鱼正肥,游子行走足够欢乐。喝着酒诵读《离骚》,傲视天地那般广阔。应当因快乐而死,日月谁能掌控。夫子是文章的大家,已经在青云之端。并且正要去济世,怎肯悲哀地徘徊。作诗破除那冥冥的烦恼,光明磊落如冰雪容颜。令人敬畏的屈原宋玉的词,如千年的椒兰般卓越。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回忆曾经的自由生活与眼下在朝中为官的不适形成对比,表达对官场束缚和尘世纷扰的无奈与感叹。凉风的到来引发了种种联想和感慨。诗中还展现出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如渡过银河、享受快乐等。诵读《离骚》则体现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与风骨的坚守。同时诗人对夫子的赞赏,以及强调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并作诗排遣烦恼。整首诗意境洒脱,情感深沉,交织着对自然、人生、官场等多方面的思考,词汇丰富,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内心世界。

刘敞

刘敞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原父,号公是。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吏部南曹、知制诰。奉使契丹,熟知其山川地理,契丹人称服。出知扬州,徙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为纠察在京刑狱及修玉牒,谏阻仁宗受群臣所上尊号。以言事与台谏相忤,出知永兴军,岁余因病召还。复求外,官终判南京御史台。学问博洽,长于《春秋》学,不拘传注,开宋人评议汉儒先声。有《春权权衡》、《七经小传》、《公是集》等,又与弟刘放、子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 ► 17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