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妃叹

· 石崇
荡荡大楚,跨土万里。 北据方城,南接交趾。 西抚巴汉,东被海涘。 五侯九伯,是疆是理。 矫矫庄王,渊渟岳峙。 冕旒垂精,充纩塞耳。 韬光戢曜,潜默恭己。 内委樊姬,外任孙子。 猗猗樊姬,体道履信。 既绌虞丘,九女是进。 杜绝邪佞,广启令胤。 割欢抑宠,居之不吝。 不吝实难,可谓知几。 化自近始,著于闺闱。 光佐霸业,迈德扬威。 群后列辟,式瞻洪规。 譬彼江海,百川咸归。 万邦作歌,身没名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妃:这里指楚庄王的妃子樊姬。
  • 荡荡:广大的样子。
  • 大楚:指楚国。
  • 方城:春秋时楚国北部的长城。
  • 交趾: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
  • 巴汉:巴郡和汉中郡,在今川陕地区。
  • 海涘(sì):海边。
  • 五侯九伯:泛指诸侯。
  • 矫矫:勇武的样子。
  • 渊渟(tíng)岳峙:像深渊一样深沉,像高山一样耸立。形容人品德高尚,气度不凡。
  • 冕旒(miǎn liú):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
  • 垂精:集中注意力。
  • 充纩(kuàng):用丝绵充耳,以示不闻无益之言。
  • 韬光戢曜(tāo guāng jí yào):收敛光芒,隐藏才能。
  • 恭己:以恭敬的态度约束自己。
  • 猗猗:美盛的样子。
  • 体道:躬行正道。
  • 履信:践行守信。
  • (chù):贬退。
  • 虞丘:楚庄王的大臣。
  • 令胤:好后代。
  • 邪佞(nìng):奸邪谄媚的人。

翻译

广大的楚国,疆域辽阔万里。北边据有方城,南边连接交趾。西边安抚巴汉之地,东边抵达海边。五侯九伯,都在其疆土之内,得到合理治理。 勇武的楚庄王,品德高尚,气度不凡。他的冕旒闪耀着光彩,用丝绵塞耳,不听无益之言。他收敛光芒,隐藏才能,默默地以恭敬的态度约束自己。在宫内依靠樊姬,在朝外任用孙子。 美盛的樊姬,躬行正道,践行守信。她让楚庄王贬退虞丘子,并进献了九个女子。她杜绝奸邪谄媚之人,为楚国广开善嗣。她割弃欢爱,抑制恩宠,毫不吝惜。不吝惜自身的宠爱确实很难,她可以说是知晓事理。 教化从身边开始,在宫廷内显著施行。她的光辉辅佐了楚庄王的霸业,使他的德行远扬,声威大振。众多诸侯和君王,都敬仰他伟大的规则。就像那江海,百川都归附于它。万国为他作歌,他虽身死但名声远扬。

赏析

这首《楚妃叹》歌颂了楚国的强大和楚庄王的仁德,以及楚妃樊姬的贤德。诗中先描述了楚国的广阔疆域和强大实力,为后文楚庄王的仁德和樊姬的贤德做铺垫。楚庄王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不凡的气度,能够收敛自己的锋芒,以恭敬的态度治理国家。而樊姬则以自己的贤德,帮助楚庄王治理内宫,杜绝奸邪,为楚国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她的行为体现了她的智慧和明理,她的教化从身边开始,影响深远。最后,诗歌以江海百川归海和万邦作歌来赞美楚庄王的伟大,强调了他的仁德和威望使得万国归附,名声流传。整首诗语言优美,气势恢宏,通过对楚国、楚庄王和樊姬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仁德和贤能的敬仰之情。

石崇

石崇

西晋渤海南皮人,字季伦,小名齐奴。石苞子。年二十余为修武令,迁城阳太守。以伐吴功,封安阳乡侯。晋惠帝元康初,出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以劫掠远使商客致富,于河阳置金谷别馆。拜卫尉,谀事贾谧,为“二十四友”。性奢靡,尝与贵戚王恺斗富,晋武帝虽助恺,每不敌。贾谧被诛,以党与免官。时赵王司马伦专权,崇有妓绿珠,中书令孙秀求之不与,秀怒而劝赵王伦矫诏杀崇,全家被害。 ► 11篇诗文

石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