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玄子赠诗三首 其一

畴昔入冥乡,顺驾应灵招。 神随空无散,气与庆云消。 形非明玉质,玄匠安能雕。 蹀足吟幽唱,仰手玩鸣条。 林室有逸欢,绝此轩外交。 遗景附圆曜,嘉音何寥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畴昔(chóu xī):往昔,从前。
  • 冥乡:指阴间。
  • 顺驾:这里指顺应某种引导。
  • 灵招:神灵的召唤。
  • 庆云:一种彩云,古人以为祥瑞之气。
  • 玄匠:指自然或造物者。
  • 蹀(dié)足:跺脚,这里形容踏着节拍。
  • 鸣条:随风摇动发声的树枝。
  • 逸欢:闲适安乐的乐趣。
  • 轩外:轩,有窗槛的小室,轩外指代尘世。
  • 遗景:即遗影,指留存的影子。
  • 圆曜(yuán yào):指太阳。
  • 嘉音:美好的声音或消息。

翻译

从前进入那阴森的阴间之乡,顺应着神灵的召唤向前前往。神魂随着空虚无有的境界飘散,气息跟那祥瑞的彩云一同消亡。我的形体并非那洁白温润的美玉质地,造物者又怎能在上面精心雕琢呢。跺着脚吟唱着清幽的歌谣,举着手赏玩那随风作响的枝条。在山林居室中有着闲适安乐的欢趣,与这尘世的交际完全断绝。留存的影子依附于太阳,可那美好的消息却为何如此稀少难觅。

赏析

这首诗充满神秘幽幻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空灵玄远的意境。开篇以进入“冥乡”起笔,为全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奠定了幽微的基调。“神随空无散,气与庆云消”描绘出一种精神与物质消散于虚空、祥瑞之中的空灵状态,给人以深邃、虚无的感觉。在描述自身肉体与自然造化的关系时,“形非明玉质,玄匠安能雕”展现出对自我与自然力量的思索。诗歌后半部分着重描绘在山林隐居的生活,“蹀足吟幽唱,仰手玩鸣条。林室有逸欢,绝此轩外交”通过对日常细小行为和幽居逸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摒弃尘世喧嚣,沉浸于自然闲适的心境。诗的结尾“遗景附圆曜 ,嘉音何寥寥”又给这份安宁平和添了一丝孤寂落寞与对未知美好消息的期盼,使整首诗在神秘、闲适之中多了一丝复杂的情感韵味。整体而言,此诗用独特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表达出一种对现实超脱,对精神境界追求的复杂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