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温峤诗

· 郭璞
兰薄有茝,玉泉产玫。 亹亹含风,灼灼猗人。 如金之映,如琼之津。 擢翘秋阳,凌波暴鳞。(一章) 擢翘伊何,妙灵奇挺。 暴鳞伊何,披彩迈景。 清规外标,朗鉴内景。 思乐云蔼,言采其颖。(二章) 人亦有言,松竹有林。 及尔臭味,异苕同岑。 义结在昔,分涉于今。 我怀惟永,载咏载吟。(三章) 子策骐骏,我案骀辔。 进不要声,退不慠位。 遗心隐显,得意荣悴。 尚想李严,逍遥柱肆。(四章) 言以忘得,交以淡成。 同匪伊和,惟我与生。 尔神余契,我怀子情。 携手一壑,安知尘冥。(五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ǎi):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 亹亹(wěi wěi):勤勉不倦的样子。
  • (yī):美好盛大的样子。
  • (zhuó):拔,提升。
  • (qiáo):出众。
  • 伊何:为何,作疑问词。
  • 迈景:大步向前,赶得上美好的景色,这里形容奋发向前。
  • (jiàn):镜子,这里指内心的映照。
  • (yǐng):尖端,这里指美好的事物。
  • (xiù):气味。
  • (dài):劣马。
  • (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 (ào):同“傲”,傲慢。

翻译

(一章) 兰草丛中有茝草,玉泉水中出玫瑰。 勤勉含着微风韵,明艳美好如佳人。 如金般光彩照人,如美玉般润泽津润。 出众如秋阳高照,灵动如波中跃鳞。

(二章) 出众是什么样子,奇妙灵动又挺拔。 如跃鳞又是怎样,身披光彩向前行。 清正的规范显于外,明朗的内心如镜清。 心中想着那快乐如云霭,言语中采摘那美好之尖。

(三章) 人们也有这样的话,松竹会成林。 与你气味相投,不同的苕草却如同在同一山岑。 情义在过去结下,如今分别却仍牵连。 我的怀念长久不变,不断地歌唱吟咏。

(四章) 你骑着骏马良驹,我驾着劣马缰绳。 前进时不追求声名,后退时也不傲慢居位。 将心思隐藏或显露,得意时不在乎荣耀或憔悴。 还想着那李严,自在逍遥在屋柱之间。

(五章) 言语因为忘却而得到,交往因为淡泊而成功。 相同的并非只是和谐,只有我和你是生命的相连。 你的神思我心相契,我心怀你的情意。 携手在这山谷之中,哪里还知道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赠温峤诗》以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温峤的赞美和深厚情谊。

诗中用“兰薄有茝,玉泉产玫”等自然景象来象征美好的品质,如兰茝的芳香、玫瑰的艳丽,表现出温峤的优秀和独特。“亹亹含风,灼灼猗人”则描绘了温峤的勤勉和魅力。“如金之映,如琼之津”用金玉之美来形容温峤的光彩照人和润泽。

第二章进一步强调了温峤的奇妙、灵秀和挺拔,以及他积极向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第三章通过“松竹有林”的比喻,说明诗人与温峤的情谊深厚,如同松竹成林,气味相投。即使分别,那份情义依然牵连不断,诗人的怀念也长久不衰。

第四章中,诗人以“子策骐骏,我案骀辔”来对比两人的状况,但强调了在追求和处世态度上的共同点,即不追求声名,不傲慢居位,能淡然面对得失和荣辱。

第五章则阐述了诗人对交往和人生的理解,认为言语因忘却而得,交往因淡泊而成,强调了与温峤之间心灵的契合和深厚的情谊,表达了希望携手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品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郭璞

郭璞

东晋河东闻喜人,字景纯。博学,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长诗赋。西晋末过江,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为王导所重。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迁尚书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谏阻敦谋反,为敦所杀。后追赠弘农太守。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作注,传于世。有辑本《郭弘农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