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右英夫人说诗令疏四首 其二 太虚真人常吟咏

观神载形时,亦如车从马。 车败马奔亡,牵连一时假。 哀世莫识此,但是惜风火。 种罪天网上,受毒地狱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右英夫人:道教神话中的女仙名。
  • 令疏:发布命令或消息。
  • 太虚真人:道教称谓。
  • **观神载形时:**观察精神寄托于形体的时候。“观”即观察;“神”指精神;“载形”意思是寄托于形体 。
  • 亦如车从马:也像是车靠马来拉动前行 。“从”有依靠、凭借之意。
  • 车败马奔亡:车子一旦损坏,马就会奔逃。 “奔亡”意思是奔逃。
  • 牵连一时假:相互牵连只是短暂的假象。“牵连”意为相互关联;“假”指虚假、不真实。
  • 哀世莫识此:可悲的是世间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哀世”指令人哀伤的世间;“识”即认识、明白。
  • 但是惜风火:只是珍惜自身如风和火一样虚幻的形骸。“风火”这里比喻人的肉身虚幻不实。
  • 种罪天网上:种下罪恶就如同陷入天网之中。
  • 受毒地狱下:必定会在地狱中遭受痛苦惩罚。 “受毒”意思是遭受痛苦。

翻译

观察精神寓于形体时,就如同车依赖马拉动前行。车子一旦破败,马也会奔逃散去,它们相互依存不过是短暂的假象。悲哀的是世上之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只知道爱惜自己那虚假不实的躯壳。种下罪恶就会陷入天网,必定要在地狱中承受痛苦的惩罚。

赏析

这首诗从道教理念出发,以形象易懂的比喻阐述人生哲理。它以“车从马”来比喻精神与形体的关系,指出二者的依存是暂时、虚幻的,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哀世莫识此,但是惜风火”则批判人们不明白这一真谛,只执着于虚幻不实的肉身,揭示出世人的愚昧和短视。诗的最后“种罪天网上,受毒地狱下”明确了因果报应的思想,警示人们不要轻易作恶,否则必将遭受惩处。整首诗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其蕴含的劝人向善、超脱世俗欲望等哲理和深意,对理解人生、规范行为仍有深远的启示意义,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述,震撼人心并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