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苑 · 卷一 · 知人性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拼音

译文

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然而,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七条办法的: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应变的能力;就某个计划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勇气;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修养;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ū):不同。
  • :考察,了解。
  • 温良:温和善良。
  • :欺骗。
  • :恭敬。
  • :欺骗。
  • :勇敢。
  • (qiè):胆小,怯懦。
  • :忠诚。

翻译

要了解人的本性,没有比这更难考察的了。人的美好和丑恶各不相同,神情外貌也不一样,有表面温和善良却实则狡诈的人,有外表恭敬而内心欺诈的人,有外表勇敢而内心怯懦的人,有尽力做事却并不忠诚的人。然而,了解人的方法有七种:第一种是用是非问题来询问他,从而观察他的志向;第二种是用言辞辩论来为难他,从而观察他的应变能力;第三种是向他咨询计谋,从而观察他的见识;第四种是把灾祸困难告诉他,从而观察他的勇气;第五种是用酒把他灌醉,从而观察他的本性;第六种是用利益摆在他面前,从而观察他的廉洁程度;第七种是把事情交给他去办,从而观察他的信用。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诸葛亮的《将苑·卷一·知人性》,强调了了解人的本性的艰难性以及七种了解人的方法。文章开篇指出人的美恶和情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后面提出的知人之道做铺垫。

接下来详细阐述的七种知人之道,涵盖了从志向、应变能力、见识、勇气、本性、廉洁程度和信用等多个方面对人的考察。这些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诸葛亮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才选拔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段文字简洁明了,逻辑清晰,对于如何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逝世。成都、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