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苑 · 卷一 · 将骄吝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译文
做将帅的切勿骄傲自大,如果骄傲自大,待人接物就会有不周道的地方,有失礼之处,一朝失礼就会众叛亲离,人心愤懑相怨。身为将领,也不能小气吝啬,如果吝惜吝啬必然不愿奖赏部下,奖赏不行,部下必定不肯在战斗中尽最大努力以拼死作战,这样下去,则在战争中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成果,国家的实力也就会因此虚弱下去,自己国家实力下降就是表示敌人正在强大起来。因此孔子说:“一个人尽管具备象周公那样的德才,但是却骄傲吝啬,那么即使他能做出一定的贡献,也不值得人们去评价称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将苑:中国古代兵书,旧题诸葛亮撰,是一部专门探讨将领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兵书 。
- 骄:骄傲。自满自大,看不起别人。
- 吝:吝啬。小气,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舍不得给别人。
- 判:叛,背叛。
- 致命:效命,拼命。
-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
翻译
将领不能够骄傲自大,一旦骄傲就会行为举止失礼,失礼了人心就会离散,人心离散众人就会背叛。将领也不可吝啬,吝啬就不能实施奖赏,不能施行奖赏士兵就不会为其舍命效力,士兵不为其舍命效力军队就不会建立功勋,没有功劳国家的实力就会空虚,国力空虚敌人的势力就会增强。孔子说:“如果有像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赏析
这段文字由诸葛亮所写,围绕将领的“骄”与“吝”展开论述,观点鲜明且逻辑紧密。首先指出“骄”对将领的危害,从导致失礼,再到人离众叛,层层递进地阐述了骄傲是如何一步步破坏军队内部关系,危害极大 。接着强调“吝”的不良后果,吝赏致使士兵不愿效命,进而造成军队无功、国家空虚,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借周公之例为结语,更加强化论点,全面地说明了骄吝会毁掉优秀才能,极有说服力。这段论述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治军理政的智慧,对于为官、为人、处事诸多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逝世。成都、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 61篇诗文
诸葛亮的其他作品
- 《 将苑 · 卷一 · 不陈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二 · 南蛮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一 · 逐恶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一 · 将刚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前出师表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二 · 将情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二 · 自勉 》 —— [ 三国 ] 诸葛亮
- 《 诫外甥书 》 —— [ 三国 ]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