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玉石部 · 石胆

味酸寒。 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癎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为铜,成金银(《御览》引作合成)。一名毕石,生山谷。 《吴普》曰:石胆神农酸,小寒;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鹊苦无毒(《御览》引云,一名黑石,一名铜勒,生羌道或句青山,二月庾子辛丑采)。 《名医》曰:一名黑石,一名碁石,一名铜勒,生羌道,羌里,句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 案《范子计然》云:石胆出陇西羌道;陶宏景云:仙经一名立制石,《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置石胆丹沙,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图经曰:故翰林学士杨亿尝笔记直史馆杨嵎,有疡生于颊,人语之,依郑法合烧,药成。注之疮中,遂愈。信古方攻病之速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胆:亦作“石瞻”。矿物质。有毒。即胆矾。可作药用,也可作颜料。
  • (xián):古同“痫”,癫痫。
  • (jìng):肌肉紧张,不自主地抽搐。
  • 石淋:病名。小便涩痛,尿出砂石。
  • 庾子:应是“庚子”,天干地支记日的一种。
  • 辛丑:天干地支记日的一种。

翻译

味道酸,性寒凉。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缓解眼睛疼痛,治疗金属创伤,各种癫痫和痉挛,女子阴道蚀烂和疼痛,石淋病,恶寒发热,崩漏下血,各种邪毒之气,能让人可以生育。提炼成丹药服用,不会衰老,长期服用,可以增寿如同神仙。还能使铁化为铜,变成金银(《御览》引作能合成)。又叫毕石,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石胆神农认为味酸,性小寒;李氏认为性大寒;桐君认为味辛有毒;扁鹊认为味苦无毒(《御览》引来说,又名黑石,又名铜勒,生长在羌道或句青山,二月份的庚子日、辛丑日采集)。

《名医》说:又名黑石,又名碁石,又名铜勒,生长在羌道、羌里、句青山,二月份的庚子日、辛丑日采集。

按《范子计然》说:石胆出自陇西羌道;陶宏景说:仙经里有一种叫立制石,《周礼》中疡医,凡是治疗疮疡用五毒去攻疗;郑玄说:现在的医方有五毒的药,制作时把黄、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放在一起,焚烧三天三夜,那烟上升附着,用鸡羽去扫取,用来注入疮口,恶肉破骨就能都除去;图经说:所以以前的翰林学士杨亿曾记录直史馆的杨嵎,有疮疡长在脸颊上,有人告诉他,依照郑玄的方法混合烧制药物,药制成后。注入疮中,就痊愈了。相信古方治病的快速啊。

赏析

这段内容主要是对石胆这种药物的性质、功效、别名以及采集时间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它不仅说明了石胆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眼疾、外伤、妇科病症等,还有着神奇的炼丹转化功能。对于研究古代的药物学和化学知识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记载了不同医家及古籍中关于石胆的说法,展示了古人对其认知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当时医学实践中的一些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在探索和利用药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积累的经验。此外,还列举了一个用相关方法治愈疮疡的实例,更直观地体现了这种古方的应用效果。整体文字对了解古代医药发展历史有一定意义。

无名氏

汉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