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牛膝

味苦酸(《御览》作辛)。 主寒(《御览》作伤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 一名百倍,生川谷。 《吴普》曰:牛膝,神农甘,一经酸,黄帝扁鹊甘,李氏温,雷公酸无毒,生河内,或临邛,叶如夏蓝,茎,本赤,二月八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河内及临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牛茎牛膝也;陶宏景云:其茎有节似膝,故以为名也,膝当为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痿痹:中医病名,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的一类病症。
  • 拘挛:肌肉收缩,不能自如伸展。
  • 川谷:河谷。
  • 河内:古地区名。
  • 临邛:古县名。

翻译

味道苦酸(《御览》写为辛)。主要治疗寒(《御览》写为伤寒),湿邪导致的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能屈伸,能驱逐血气损伤、热邪、火烂(病症),能导致堕胎。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耐老(《御览》写为能老)。又叫百倍,生长在川谷中。《吴普》说:牛膝,神农认为甘味,有一个版本认为酸,黄帝、扁鹊认为甘,李氏认为温,雷公认为酸无毒,生长在内河或临邛,叶子像夏蓝,茎和根部是赤色的,二月、八月采摘(《御览》)。《名医》说:生长在河内以及临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挖根部,阴干。按《广雅》说:牛茎就是牛膝;陶宏景说:它的茎有节像膝,所以以此命名,膝应当写为膝。

赏析

这段内容主要是对牛膝这味中药的药性、主治病症、生长环境及采摘时间等进行介绍。描述了牛膝的味道、对多种病症的作用,如寒邪病症、痿痹拘挛等。强调了其在中医药中的重要性和独特功效。同时还记载了不同医家的观点以及相关采摘等信息,为研究牛膝的药用价值和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古代对牛膝的认知,现代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会结合更科学的方法和大量临床实践。

无名氏

汉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