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安吉帖

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远及。
拼音

王羲之《虞安吉帖》7行,56字。草书。《右军书记》著录。《虞安吉帖》是《十七帖》丛帖第二十九通尺牍,为排序最后的一个法帖。为王羲之向益州刺史周抚推荐虞安吉做周抚下属的一封信函。这封信反映出王羲之晚年社会交往,为人处世的一个侧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安吉:人名。
  • 共事:一同做事。
  • 殿中将军:古代官职。
  • 中表:古代称姑母的子女为外兄弟姐妹,称舅父、姨母的子女为内兄弟姐妹,外为表,内为里,合称“中表”。
  • 下寮:职位低微的官吏。寮,同“僚”。
  • 小郡:小的郡。

翻译

虞安吉这个人,往昔曾与我一同做事,我一直惦记着他。现今他担任殿中将军。之前他说过:和您是中表亲戚,不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很想做您的下属。猜测他的资历可以担任小郡的官职,您可以考虑让他得到这个职位吗?所惦记的事,所以远远地提及一下。

赏析

这是王羲之的一则书帖,内容主要是提到虞安吉,回忆了曾一起共事,并说明他现在的官职以及其愿望,还提及他可能适合小郡官职的事。文字简洁,表达了王羲之对虞安吉的关注和考虑。虽简短却清晰地传达出一种人情关系和对他人前程的思索,体现出王羲之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心思细腻。书帖行文自然而随意,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 90篇诗文

王羲之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