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僖公 · 僖公十七年
所属合集
译文
注释
- 十有七年:“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十有七年”就是十七年 。
- 英氏: 古国名。
- 项:国名。
- 卞:地名。
- 大子:即太子,“大(tài)”同“太” 。圉(yǔ):晋惠公太子名。
- 质:人质。
- 妻(qì)之:把女子嫁给人。这里指秦把女子嫁给圉。
- 过期:超过预产期。
- 宦女:做了侍女。
- 讨:讨伐、问罪 。这里指齐人因鲁取项而问罪于鲁。
- 声姜:鲁僖公夫人。
- 内嬖(bì):指被国君宠爱的姬妾 。
- 属(zhǔ):托付。
- 雍巫:即易牙,春秋时期著名厨师。
- 寺人貂:齐国的宦官。
- 荐羞:进献美味食物。
- 易牙:即雍巫。
- 赴:同“讣”,报丧 。
翻译
【经文】鲁僖公十七年春天,齐国人、徐国人讨伐英氏。夏天,鲁国灭掉项国。秋天,僖公夫人姜氏在卞地与齐侯会面。九月,僖公从会见地回国。冬季十二月乙亥日,齐侯小白去世。 【传文】十七年春天,齐国人替徐国讨伐英氏,以此报复娄林那次战役。 夏天,晋国太子圉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归还河东之地并且把女儿嫁给圉。晋惠公在梁国的时候,梁伯把女儿嫁给他。梁赢怀孕,超过预产期,卜招父和他儿子为此占卜。他儿子说:“将会生下一男一女。”卜招说:“对。男孩会成为别人的臣仆,女孩会成为别人的小妾。”所以给男孩取名叫圉,女孩取名叫妾。等到子圉到西方秦国做人质,妾就做了秦国的侍女。 鲁国军队灭掉项国。在淮地盟会时,僖公因为参加诸侯盟会的事务没有回国就趁机占领了项国。齐国人因此前来问罪,就把僖公扣留。 秋天,声姜因为僖公的缘故,在卞地与齐侯会面。九月,僖公回到鲁国。《春秋》记载说“至自会”,是因为僖公还有诸侯盟会相关未完成的事务,同时也是为了隐晦这件事。 齐侯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嬴、蔡姬,都没有儿子。齐侯喜好女色,有很多宠幸的姬妾,其中受宠如同夫人的有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齐桓公和管仲把孝公托付给宋襄公,立孝公为太子。雍巫受到卫共姬的宠爱,通过寺人貂向齐桓公进献美味,也受到桓公宠爱,齐桓公答应立武孟为太子。 管仲去世后,五位公子都谋求立为太子。冬季十月乙亥日,齐桓公去世。易牙入宫,与寺人貂依靠宫中受宠的姬妾杀死许多朝廷官员,拥立公子无亏为君。孝公逃奔到宋国。十二月乙亥日发讣告,辛巳日夜里入殓。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左传》,以编年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鲁僖公十七年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国际关系、政治权力斗争等多个方面。 在国际关系上,通过齐人伐英氏、鲁灭项以及齐扣留鲁僖公等事件,生动展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复杂的利益纷争和矛盾冲突。各国动辄以武力相向,大国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弱小国家则处境艰难,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动荡不安。 从政治权力斗争角度看,着重描写了齐桓公身后的继承人之争。齐桓公众多夫人与宠妾所生子女各有势力,齐桓公平日的宠信导致公子们对储君之位展开激烈争夺。管仲去世后权力制衡打破,使得这场斗争迅速激化,最终酿成内乱。这一情节深刻揭示了君位传承问题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性也展露无遗,也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社会制度在权力交接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引发危机的潜在风险 。文本叙事简洁而完整,通过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政治场景,为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风貌提供了宝贵资料。

左丘明
左丘明的其他作品
- 《 左传 · 石碏谏宠州吁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昭公 · 昭公三十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闵公 · 闵公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曹刿论战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哀公 · 哀公十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昭公 · 昭公二十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襄公 · 襄公三十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八年 》 —— [ 周 ] 左丘明
相关推荐
- 《 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三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庄公 · 庄公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僖公 · 僖公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桓公 · 桓公四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襄公 · 襄公十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昭公 · 昭公二十四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哀公 · 哀公十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庄公 · 庄公二十四年 》 —— [ 周 ]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