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白雲泉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渇虎不敢临。 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润腾龙飞,散作三日霖。 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羣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雲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復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常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價,北斗量黄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醍醐(tí hú):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 子晋:王子乔,字子晋,神话人物。
  • 沧浪吟:《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翻译

灵妙的泉水在高高的天空之上,汹涌的波浪不能侵犯它。神蛟居住在其中,口渴的老虎也不敢靠近。隐约的照影包含着秋日的碧绿,水深如一勺般却澄澈。水流滚动仿佛腾飞的龙,分散开来可化作三日的甘霖。上天造就它难道是没有用意的吗,它的神奇变化哪里能够追寻。舀取它就如同那醍醐,完全能获得清凉的心境。听到它的声音不同于丝竹,不含有哀乐的音律。月色美好各种声音都止息了,涓涓细流流过前面的树林。王子晋停下了如云彩般的笙乐,伯牙收起了玉琴。我徘徊着不想离去,又发出了沧浪的吟唱。说是尧帝和商汤的时代,那泉水就一直如同今日这样充盈。这是万里江海的源头,千秋的松林桂树的阴凉所在。这里倘若有价值的话,可以用北斗来衡量它如同黄金般珍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云泉的神奇与美妙。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写出泉在半空,不受狂波与恶虎侵扰,凸显其独特位置与神秘。“隐照涵秋碧”写出泉水的清澈与宁静,“游润腾龙飞”则赋予泉水灵动之感。强调了泉水仿佛带有天意。诗人对泉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挹之如醍醐”表现出饮泉后的清爽心境。以“闻之异丝竹”表明其声音的独特。用王子晋、伯牙的典故来衬出泉水之美让音乐都为之逊色。最后感叹其长久存在,且具特别价值。全诗意境清幽,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思巧妙融合,体现出范仲淹对自然的敏锐感悟与深刻思考。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