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素问 · 血气形志
注释
无特别需要注释的词语。
翻译
人的气血情况的常规是,太阳经通常是多血少气,少阳经通常是少血多气,阳明经通常是多气多血,少阴经通常是少血多气,厥阴经通常是多血少气,太阴经通常是多气少血,这是自然的常规。 足太阳经和少阴经互为表里,少阳经和厥阴经互为表里,阳明经和太阴经互为表里,这就算是足的阴阳情况。手太阳经和少阴经互为表里,少阳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阳明经和太阴经互为表里,这就是手的阴阳情况。 现在知道了手足阴阳的痛苦情况,凡是治病一定要先使其出血,从而去除所痛苦之处,观察其想要的,然后泻其多余,补其不足。 想要知道背部的俞穴,先测量两乳之间的距离,从中间对折,再用其他的草量取一半的距离,然后用两角相支撑。接着举起它来测量背部,让它的一角在上面,与脊骨的大椎对齐,两角在下面,在下面那个角的位置就是肺俞穴。再往下量一个刻度,就是心俞穴。再往下量一个刻度,左边的角是肝俞穴,右边的角是脾俞穴。再往下量一个刻度,就是肾俞穴。这就是五脏的俞穴,是针灸的标准。 身体安乐但精神痛苦,疾病会生于血脉,用针灸来治疗。身体安乐且精神也安乐,疾病会生于肌肉,用针灸石针来治疗。身体劳苦但精神安乐,疾病会生于筋,用热敷牵引来治疗。身体劳苦且精神也劳苦,疾病会生于咽喉,用各种药物来治疗。身体多次受惊恐,经络不通畅,疾病会生于麻木不仁,用按摩和酒药来治疗。这就是五种身形和精神的情况。 针刺阳明经,会出气血。针刺太阳经,会出恶血少气。针刺少阳经,会出少气恶血。针刺太阴经,会出少气恶血。针刺少阴经,会出少气恶血。针刺厥阴经,会出恶血少气。
赏析
这段内容主要论述了人体经络气血的状况、各经之间的表里关系以及不同身形和精神状态下易患的疾病和相应的治疗方法,还具体描述了如何确定背部俞穴的位置。这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独特认知和诊治理念,强调了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手段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文字表述较为严谨和详细,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无名氏的其他作品
- 《 汉元光镜铭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兽部 · 龙骨 》 —— [ 汉 ] 无名氏
- 《 黄帝内经 · 素问 ·气府论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蜈蚣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草部 · 贝母 》 —— [ 汉 ] 无名氏
- 《 黄帝内经 · 素问 · 藏气法时论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草部 · 通草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虫鱼部 · 蜂子 》 —— [ 汉 ]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