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伏郎新婚诗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 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何逊(xùn):南朝梁诗人,字仲言。
  • 雾夕:有雾的夜晚。
  • 霞朝:彩霞满天的早晨。
  • 花烛夜:新婚之夜,古时结婚时有在新房中置放花烛的习俗。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灼灼: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照人。
  • :车驾,此处指迎亲的车。

翻译

在有雾的夜晚,莲花从水中生长出来,在彩霞满天的早晨,阳光照在屋梁上。 哪里比得上新婚之夜,轻轻挥动扇子,遮掩着新娘的红妆。 新郎相貌英俊光彩照人,在喜宴上散发着光芒。 让人悲伤的是迎亲的车驾要启动了,新娘佩戴的环佩声在长廊中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婚的喜悦与离别的悲伤交织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为新婚的喜庆氛围营造了美好的背景。“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生动地展现了新婚之夜新娘的娇羞与美丽。“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形容新郎的英俊潇洒,使喜宴更加光彩夺目。然而,最后两句“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画风一转,表达了新娘即将离开娘家的悲伤,车驾启动,环佩声响,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惆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含蓄,将新婚的欢乐与离别的不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感细腻而真挚。

何逊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梁武帝天监中,起家奉朝请,历官诸王参军、记室,兼尚书水部郎,後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善诗文,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并重于世,时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於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记室集》一卷。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