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 其一

陈郎笔势并州剪,十幅生绡秋绿远。 老蟾欲作骑鲸游,推堕玉盘波底转。 谪仙濡袍窥采石,东坡醉客歌赤壁。 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擪长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并州剪:古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所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
  •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可作书画、帷幔等。
  • 老蟾:指月亮。
  • 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后称李白为“谪仙”。
  • 濡袍:浸湿了衣袍。
  • 擪(yè):用手指按压。

翻译

陈郎的笔势犹如并州的锋利剪刀,十幅生绡上展现出秋天的碧绿深远。月亮想要像骑鲸一样游荡,被推落到玉盘似的波浪底下转动。谪仙李白浸湿衣袍在采石矶窥探,东坡醉客歌唱赤壁。两位老翁已经逝去如今喜爱的人是谁呢,我想要驾着小船按压长笛吹奏。

赏析

这首诗是对陈常庵所藏画作的描绘与感慨。诗中通过对画面的想象和联想,如“老蟾欲作骑鲸游”,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富有意境的氛围。以李白、苏轼等先贤来衬托画作的不凡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流露出对前贤的追思和对艺术的热爱。最后表达自己泛舟吹笛的愿望,增添了几分悠然和飘逸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画作的具体描绘,又有对文化和历史的呼应,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隐,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 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