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 其二

· 米芾
几时越五湖,行行遂所适。 之子方乐天,众累焉能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遂所适:就达到所适宜的、所向往的。
  • 之子:这个人。
  • 乐天:乐观、快乐的天性。

翻译

什么时候能够穿越五湖,一路前行就能够达到向往的地方。这个人正有着乐观的天性,众多的牵累又怎能逼迫得了他。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对快乐天性的追求。诗人想象着穿越五湖去追求心之所向,强调了内心的向往和追求不会被外界的种种牵累所束缚。诗中用“行行遂所适”体现出对目标的笃定,“之子方乐天,众累焉能迫”则突出了主角不受世俗累绁影响的豁达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羁绊、追求自由快乐的精神状态。

米芾

米芾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有洁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 3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