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穆陵:指南宋理宗的陵墓。
- 大礼图:描绘重大礼仪活动的图画。
- 鹅溪绢:产于四川盐亭县鹅溪的绢,是一种优质绢帛。
- 缥轴:淡青色的卷轴。
- 官隶:官府的差役。
- 连昌:即连昌宫,唐代宫殿名。
- 辇路:天子车驾所经的道路。
- 鮧(yí)膏:鱼脂、鱼油。
翻译
在长达百丈的鹅溪绢上绘成大礼图,那淡青色的轴上是南郊大礼的图景。官府差役的威严仪态还像是汉代,可是山河的风景已然不是过去的吴国。秋天阴天的汾水上年年有大雁飞过,月色昏暗的连昌宫夜夜有狐狸出没。不要惊讶天子车驾经过的道路荒草昏暗,鱼油灯熄灭后出现了金凫。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穆陵大礼图”展开,先描述了图的载体与内容。而后通过“官隶威仪犹是汉,山河风景已非吴”一句,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昔日的辉煌不再。“秋阴汾水年年雁,月黑连昌夜夜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衰败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历史的沧桑之感。尾联则通过对辇路荒草和鱼油灯等景象的描写,加深了这种历史变迁带来的萧索情绪。全诗意境深远,借着对一幅图的吟咏,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繁华不再的深沉感慨。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隐,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 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