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奴

君不见萧郎老仆如家鸡,十年笞楚心不携。 君不见卓氏雄资冠西蜀,颐使千人百人伏。 今我何为独不然,胸中无学手无钱。 平生意气自许颇,谁知傲奴乃过我。 昨者一语天地暌,公然对面相勃溪。 傲奴诽我未贤圣,我坐傲奴小不敬。 拂衣一去何翩翩,可怜傲骨撑青天。 噫嘻乎,傲奴,安得好风吹汝朱门权要地,看汝仓皇换骨生百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郎:指梁武帝萧衍。
  • 笞(chī)楚:用竹板、荆条进行拷打。
  • 卓氏:指卓王孙,是司马相如妻子卓文君的父亲,他是当地的巨富。
  • 颐使:指用腮帮子示意指使别人。
  • 暌(kuí):分离,违背。
  • 勃溪:亦作“勃豀”,吵架,争斗。

翻译

你没有看到梁武帝的老仆如同家鸡,历经十年拷打也内心不改。你没有看到卓氏雄厚的资产在西蜀称冠,颐指气使能让千人百人屈服。如今我为何偏偏不是这样,胸无学问手也无钱。平常意气自我期许颇高,谁知那傲慢的奴仆竟然超过我。昨天的一句话就使天地背离,公然面对面地争吵。傲慢的奴仆诽谤我不够圣贤,我因为傲慢的奴仆有点不恭敬而坐着。一拂衣袖离去是多么潇洒,可怜那傲骨撑起青天。哎呀呀,傲慢的奴仆啊,怎么能有好风把你吹到权贵之地,看你仓皇改变形态生出百般谄媚。

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傲慢的奴仆形象,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对比,突出自己的现状与奴仆的傲慢。诗中用“萧郎老仆”和“卓氏雄资”的例子来反衬自己既无萧郎老仆的忠诚坚韧,又无卓氏的财富与权势。而自己认为意气风发,却在奴仆面前相形见绌,奴仆甚至公然与自己争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奴仆的不满和嘲讽,希望能有外在力量改变奴仆,使其变得谄媚。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把人物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较为细腻,既有自我感慨,又富有戏剧色彩。

曾国藩

曾国藩

清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十八年进士。授检讨,累擢为礼部侍郎。咸丰初在籍奉命帮办团练,旋编为湘军。四年,湘军出战。发布《讨粤匪檄》。数年间,攻占武汉、九江等重镇。十年,江南大营再溃,太平军东取苏、常。清廷乃授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十一年,占安庆。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复命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后曾国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鸿章练淮军自上海攻苏、常,皆受成于国藩。同治三年,以湘军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后复督兵战捻军,无功。与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从容闳之议,选派首批学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学士任直隶总督。九年,办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国强盛,杀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协。旋还任两江,卒于官。谥文正。论学谓义理、考据、词章缺一不可。所选《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颇行于世。有《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全集》。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