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淅淅: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
- 庚戌: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 47 年称“庚戌年”。
- 凋:(diāo)凋谢,凋零。
-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 禾头无耳:民间以秋日稻禾上长出的小苞为“禾耳”,无耳则预兆着岁旱。
- 蚊嘴生花:蚊子叮人的嘴边长了小疱。
- 嫩苔:鲜嫩的苔藓。
- 宾雁:鸿雁,大雁。
- 楚: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域名称。
- 西园:古代的园林。
- 圆蟾:月亮。
- 丽谯:华丽的高楼。
翻译
风淅淅地吹着,叶子还没有凋零,秋分时节的残留景色自然呈现出萧条之感。禾苗的头上没有长出禾耳,这时稍微有些干旱,蚊子叮人的嘴边长了疱,毒性渐渐消退。钱撒落在鲜嫩的苔藓上,陈旧的楼阁安静,字体横在那如宾雁般飞翔的天空下显得楚地是那么遥远。西园举行宴会聚集特别适合在夜晚,坐着看那圆圆的月亮越过华丽的高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分时节的景色和氛围。首联通过描写秋风和未凋的树叶以及萧条的残景,营造出秋分的特有氛围。颔联提到禾头无耳暗示干旱以及蚊嘴生花毒渐消,细致地描绘了自然中的一些现象。颈联的景物描写富有意境,陈阁寂静与宾雁楚天遥形成对比。尾联则突出了西园夜宴的适宜,并将人的视线引向月亮越过丽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秋分这个节气的特征与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变化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