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 滕岑
槭槭霜风劲,骎骎物象彫。 屡迁怜蟋蟀,一败笑芭蕉。 林叶疏逾响,山云薄易消。 虽无远行役,对此亦何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槭槭(qì qì):形容风声。
  • 骎骎(qīn qīn):形容迅速消逝。
  • 彫(diāo):同“凋”,凋零,衰落。

翻译

秋风瑟瑟强劲地吹着,世间万物迅速地凋零。 蟋蟀屡次迁徙令人怜悯,芭蕉一旦衰败惹人嘲笑。 林中树叶稀疏却更显风声作响,山上云彩淡薄容易消散。 虽然我没有远行的劳役,面对这样的秋景又能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晚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诗的首联通过“槭槭”的风声和“骎骎”消逝的物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颔联以蟋蟀的屡迁和芭蕉的一败,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颈联中林叶的疏响和山云的易消,加深了秋景的凄凉之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样的秋景,虽无远行之苦,却也感到无所适从的心情。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将秋晚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滕岑

滕岑,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 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