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滁(chú):地名,指滁州,位于今安徽省东部。
  • 浓烂:形容花色鲜艳、繁茂。
  • 柳轻明:形容柳树在阳光下显得清新明亮。
  • 酌酒:倒酒,饮酒。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翻译

花朵光彩鲜明,柳树在阳光下轻盈而明媚,朋友们在盛开的花前为我斟酒,为我的离开举行告别宴会。我也像往常一样尽情畅饮,不要让那悲伤的音乐响起,奏出离别的旋律。

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辞官离开滁州时的作品,表现了他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诗人以春日美景作为背景,通过花光柳色的描绘,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尽管即将离去,但他并不沉溺于离愁别绪,反而希望朋友们能以平常心对待,用欢笑和酒杯来驱散离别的忧伤。弦管通常与离别之情相联系,但在这里却被欧阳修巧妙地转化为“莫教”,显示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然又深情的人文情怀。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