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贾井裴亭:潭州(今湖南长沙)的两个名胜之地。
- 短筇:竹杖,古人出行常持之以助行走。
- 红尘归骑:指忙碌的城市生活和归家的马匹,暗喻公务繁忙。
- 桂树:古代常用来象征高洁或隐逸,如“桂林”。
- 招隐:召唤隐士,此处可能指姚使君隐居的生活。
- 莲花:佛教中常与清净、超凡脱俗联系,也可能指潭州的莲池。
- 易通:《周易》的一种解读,姚使君诵读《易经》可能寓意深思熟虑。
- 别梦:离别后的梦境,表达思念之情。
- 新功:新的学问或成就,暗示学术研究的持续进行。
- 濂溪:指周敦颐,北宋理学家,因其居于庐山的濂溪而闻名。
- 初平老:指仙人王初平,隐士的代称。
- 连床话:古人相聚时彻夜长谈,此处指深厚的友情。
翻译
手持短竹杖,我在贾井裴亭间漫步, 看着城市忙碌的马匹匆匆归去。 我独自寻找桂树,低声吟咏着招引隐士的诗篇, 你则对着莲花,沉思着《易经》的深意。 如今山水相隔,只在梦中重逢, 未来或许能在灯下一起探讨新的学问。 最怀念的是周敦颐先生,遗憾未能与你畅谈至天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潭州时对好友姚使君的深深怀念。通过描绘他们在不同地点的活动,如贾井裴亭的游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易经》的共同研读,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和友情。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相聚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学术探讨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姚使君的思念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