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 潘牥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 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 等是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顾便春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潘牥(fāng):字庭坚,南宋末年福建富沙(今属福建)人。
  • 长身大叶耸丛丛:形容兰花植株高大,叶片繁多且簇拥在一起。
  • 生处虽殊臭味同:尽管生长的地方不同,但兰花的香气是相同的。(shū):不同。
  • 全带安期溪涧碧:兰花的叶子全带着安期生修仙的溪涧那样的碧绿。安期:安期生,传说中的神仙。
  • 微偷勾漏箭砂红:兰花的花略微偷取了勾漏山丹药般的红色。勾漏:勾漏山,在今广西北流县东北。古代传说,葛洪曾在勾漏山炼丹。这里用勾漏山的丹药比喻兰花的红色花蕊。
  • 闻名久向骚经内:很久以来就在《离骚》这样的经典中听说过兰花的名声。骚经:指《离骚》。
  • 识面翻从要服中:却在蛮夷之地才真正见到兰花。要服: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要服是离王畿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方,这里指边远地区。
  • 等是海山闲草木:同样是海边山上的普通草木。
  • 东皇一顾便春风:只要东皇(春神)一顾盼,兰花就如沐春风般生机盎然。

翻译

兰花的植株高大,叶片繁多,簇拥在一起。虽然它们生长的地方各不相同,但散发的香气却是一样的。兰花的叶子像是带着安期生修仙的溪涧那样的碧绿,花朵则微微透着如勾漏山丹药般的红色。很久以来就在《离骚》这样的著作中听闻过兰花的名声,没想到却是在边远之地真正见到了它。兰花同样是海边山上的寻常草木,只要春神稍稍眷顾一下,它便如同沐浴在春风中一般充满生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的形态、色彩和香气,以及其在文化中的地位和生命力。诗的开头通过“长身大叶耸丛丛”形象地描述了兰花的外观,接着强调了兰花香气的独特与一致。诗人借用安期生的溪涧和勾漏山的丹药来比喻兰花的碧绿叶子和红色花蕊,增添了兰花的神秘与美好色彩。“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则表达了兰花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诗人与兰花相遇的特殊情境。最后两句“等是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顾便春风”,突显了兰花即使是普通草木,一旦得到春神的眷顾,便焕发出勃勃生机,也暗示了兰花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对美好机遇的期待。整首诗以兰花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敬仰。

潘牥

潘牥(fāng),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 87篇诗文

潘牥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