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三笑图
注释
- 掺(chān):持,握。
- 栗里人:指陶渊明,栗里为其故乡。
- 黄花:菊花。
- 羲皇:伏羲氏,代表上古时期质朴自然的时代。
- 未渠惬(qiè):未必就感到惬意满足。
- 无怀:无怀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代表更古朴的时代。
- 众羽:众多飞鸟。
- 冥鸿:高飞的鸿雁,常喻避世隐居之士。
- 净社:东晋高僧慧远等在庐山结社修行,称白莲社 ,也称净社。
- 名教宗:指陶渊明,名教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为核心,而陶渊明深受儒家影响。
- 博酒:赌博饮酒。
- 攒(cuán)眉:皱眉,慧远法师送客不过虎溪,过则山中神虎就会吼叫,陶渊明和陆修静来访,三人交谈甚欢,不觉过溪,虎吼使慧远皱眉。
- 讵(jù):岂,怎。
- 嘿(mò):同“默” 。
- 翳景(yì yǐng):遮蔽光影,景,同“影”。
翻译
阴暗的绝壁边生长着清苦的竹子,秋天的池塘里芙蓉显得淡雅。庐山之中的两位老者,一直以来情趣相同。还有来自栗里的陶渊明,他的心志寄于那丛丛金黄的菊花之中。他口袋里一文钱都没有,却视天下万物为无物。上古的羲皇时代未必能让他感到完全惬意,他追求的是与更远古的无怀氏相通。众多鸟儿聚集在新长出的枝条上,高空中有一只孤独的鸿雁在翱翔。那个净社也算不错,可惜惦记着这位名教之中的大家。就算用赌博饮酒去邀请他,也只是徒劳。高僧皱眉之时,山间钟声响起。如今那苍苔覆盖的片石还在,仿佛人还醉卧在空山中。美好的时光能让人产生奇妙的情怀,相互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悠闲地相伴。就像偶然从山洞中飘出的云,又像突然被风吹散的飞蓬。虎溪有着严格的禁界,怎敢怠慢这位老翁。三人一路前行不知走了多远,最后大笑分别走向西东。这种风流韵味一时消散,却留下千年的高尚踪迹。那虎溪的波光和庐山的山色中,似乎还隐隐留存着他们当年的笑容。可这笑容里的意蕴究竟如何,画匠又怎能描绘得尽呢?对着画卷默默沉思,我在青松的光影中陷入冥想。
赏析
这首诗围绕《虎溪三笑图》展开,描写细腻生动,情感深沉。开篇描绘出一幅清幽寂静的画面,奠定了古朴自然的基调。诗中对慧远、陆修静以及陶渊明三人的形象和心境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通过对他们个性与追求的描述,刻画出三位心怀高远之人。“囊中无一钱,眼底四海空”彰显出陶渊明的洒脱不羁与超凡脱俗;“羲皇未渠惬,上与无怀通”则深入地表现了他对理想境界追求的深度。诗中的象征意象运用巧妙,“众羽”暗示凡人,“冥鸿”喻指超脱的陶渊明。“攒眉一声钟”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三人交谈欢乐,无意间越过虎溪界限的欢乐场景。 “溪光与山色,隐隐尚笑容”由实入虚,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前辈高风亮节深深的追怀。最后“笑意果何如,画史安能穷”道出了这幅画蕴含的深厚意境难以用画笔全面展现,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整首诗情景交融,以诗评画,借对画的描述,颂扬了古人超凡的精神境界与高雅的文化气息,展现出诗人对高雅文化传统的尊崇和对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