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青城山

· 赵抃
背琴肩酒上青城,云为开收月为明。 观宿有诗招主簿,庐空无分遇先生。 墙留古画仙姿活,石载奇文俗眼惊。 却念吾乡山亦好,二年孤负烂柯行。
拼音

所属合集

#青城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iàn):赵抃的名字。
  • 青城:青城山,道教发源地之一,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
  • 主簿: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 孤负:同“辜负”。
  • 烂柯:典出《述异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自己的斧柄已经腐烂,回到村里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后人就用“烂柯”来比喻世事变幻。

翻译

我背着琴,肩扛着酒登上青城山,云朵为我散开,月亮为我照亮。观赏住宿时写了诗邀请主簿,房屋空荡无人分享,却遇见了先生。墙上留存的古画中仙人姿态生动,石头上承载的奇特文字让世俗之人惊叹。然而想到我的家乡山景也很好,这两年却辜负了如王质在山中看棋般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青城山的情景和感受。首联写出诗人登上青城山时的情景,云开月明,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颔联中诗人提到写诗招主簿,却无人分享,以及遇到先生,表现出一种孤独又期待交流的心境。颈联描写了青城山的古画和奇文,展现了其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尾联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家乡山景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诗人的情感与青城山的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赵抃

赵抃

赵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 7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