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辰: 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干支纪年,具体是哪一年需查历法。
- 腊日: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又称岁末或尾阳。
- 腊里春前: 腊月接近春节的时候。
- 西畴: 西方的田地,泛指农田。
- 弥觉: 更加觉得。
- 水云深: 水汽蒸腾,云雾缭绕,形容景象深远。
- 句好: 好句子,此处指优美的诗句。
- 觅: 寻找,此处指欣赏。
- 竹外烟轻: 竹林外的雾气淡薄。
- 鸟吟: 鸟儿的鸣叫声。
- 发兴: 发起兴致,此处指诗兴。
- 穷千里目: 登高远望,极目千里。
- 著书: 写书,创作。
- 聊寄: 姑且寄托。
- 翻云覆雨: 形容反复无常,变幻莫测。
- 纳纳: 宽广的样子,此处指天地广阔。
- 古复今: 从古至今。
翻译
在甲辰年的腊月,天天都是阴天,田野里的景色显得格外深远,水汽蒸腾,云雾缭绕。在梅花旁边,虽然有优美的诗句,却似乎无人来欣赏。竹林外,雾气虽轻,鸟儿的歌声却清晰可闻。我借着这股诗兴,想要一展眼界,纵览千里;同时,以写作来寄托我的百年心事。世事如云翻雨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广袤的天地,从古至今,始终如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腊月时节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阴冷的天气与水云深处的田园形成对比,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梅花与竹子的意象,以及鸟儿的吟唱,增添了诗的雅致。诗人通过写诗和著书,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翻云覆雨谁能问,纳纳乾坤古复今",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宇宙的永恒,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