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道中

千里叹行役,今朝方半途。 橘肥霜后颗,松落雨中须。 店妪当垆问,官人要酒无。 忻逢扫愁帚,沽了又还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弋(yì)阳:县名,在江西省东北部。
  • 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 垆(lú):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代指酒店。
  • 忻(xīn):同“欣”,喜悦。
  • 扫愁帚:酒的别称。

翻译

我叹息着这千里跋涉的行程,如今才走到半途。 霜后的橘子长得肥美,雨中的松树松针飘落。 店里的老妇在酒垆前询问,问官人是否要酒。 高兴地遇到这能扫除忧愁的酒,买了一次又一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弋阳道中的所见所感。诗的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漫长旅途的感慨,“千里叹行役,今朝方半途”,体现出行程的遥远和艰辛。接下来,通过“橘肥霜后颗,松落雨中须”的描写,展现了途中的自然景象,霜后的橘子丰硕,雨中的松针飘落,富有画面感。“店妪当垆问,官人要酒无”,则刻画了一个朴实的店妪形象,增添了生活气息。最后,“忻逢扫愁帚,沽了又还沽”,表达了诗人遇到酒的喜悦之情,酒在这里成为了他排解忧愁的寄托。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赵汝燧

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