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

炎夏居壁根,凉秋噪篱侧。 安得懒妇名,岂其旷乃职。 不念作茧劳,徒能促人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促织:蟋蟀(xī shuài)的别称。
  • 蒲寿宬(chéng):宋末元初诗人。
  • 炎夏:炎热的夏天。
  • 凉秋:凉爽的秋天。
  • 旷乃职:荒废自己的职责。

翻译

在炎热的夏天居住在墙壁根处,在凉爽的秋天在篱笆边鸣叫。怎么能得到懒妇的名声呢,难道它是荒废了自己的职责吗。不想想作茧时的辛劳,白白地只能催促人们去织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促织(蟋蟀)在不同季节的栖息之地和它的鸣叫声。诗人对促织为何被称为“懒妇”表示疑惑,认为它不应有此名,又感慨促织只知促人织布却忘却自己作茧的辛苦。诗歌以促织为切入点,引发了对一些现象和职责的思考,以小见大。语言简洁,却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 2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