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居

· 詹初
南开数亩田,妻子共锄耕。 比岁颇丰稔,仰天歌治弘。 忧贫本匪念,忘物自怡情。 遥忆执舆者,问津来上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比岁(bǐ suì)**:连年。
  • **丰稔(fēng rěn)**:犹丰熟,指庄稼丰收。
  • 治弘: 治国大道,此处可理解为一种美好的状况与理念。
  • 匪念: 不思念,这里指不放在心上。
  • 执舆者: 驾车的人,此处代指孔子 (出自《论语·微子》中“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当时孔子让子路向他人问渡口,自己在车上执舆)。
  • 问津: 询问渡口,后用“问津”比喻探问情况或尝试。

翻译

在南边开垦了几亩田地,妻子儿女和我一同在田间锄头耕地。 近年来庄稼连年获得丰收,我不禁仰望着天空,歌唱这太平盛世,赞美这治国大道。 我本就不把贫困放在心上忧虑它,超脱尘世方能让自己心情愉悦。 遥想起当年孔子带着弟子赶路,让子路向当地人询问渡口,也是来到这平坦之地探寻前路。

赏析

这首《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质朴、平淡却又充满欣喜的一面。首联“南开数亩田,妻子共锄耕”一句直接描绘出一幅家庭共同劳作的温馨画面,数亩薄田,夫妻儿女共同耕种,给人一种宁静而朴实的感觉,突出了田园生活的劳作之乐与家庭的和睦。 颔联“比岁颇丰稔,仰天歌治弘”描绘了连年丰收后诗人内心的喜悦。庄稼丰收,诗人仰天高歌,歌颂的不仅是生活的富足,更是一种对太平盛世、理想治国之道的赞誉,体现出诗人的胸怀和对大环境的肯定。 颈联“忧贫本匪念,忘物自怡情”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不在意物质的贫困,忘却身外之物,追求内心的自得、情感的愉悦,反映出一种高逸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尾联“遥忆执舆者,问津来上平”巧妙引入古代典故,与孔子一行问路的旧事联系起来,在平淡质朴的田家生活中,注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或许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如同孔子问津一般,也在不断探寻人生的道理与方向,深化了诗歌的内涵,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深远的意味 ,让读者透过田园的表象,看到诗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探索。

詹初

宋徽州休宁人,字以元,一作子元,号流塘。初为县尉。以荐为太学录,上疏请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忤韩侂胄,罢归,入庐山不仕。治学往来于朱、陆诸学派之间。有《流塘集》,另名《寒松阁集》。 ► 49篇诗文

詹初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