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九华

溔漭弄春流,乍分雪馀涨。 船廊静云日,挟与鱼大上。 引还几何时,绿又满千嶂。 孱颜副碎念,惭对波涛壮。 挂眼九华峰,云气幻殊状。 朵朵金芙蓉,缨旒四飘飏。 传有铁色虬,月宵间引吭。 沫吐雾雨昏,榜人迷所向。 不幸失驾驶,坐快蛟牙创。 物怪此可诛,剚刃复谁让。 仙人鸾鹤背,下视费裁量。 罪减食月蟆,系取纳瓮盎。 然否姑置之,襟趣不相妨。 吹晴落青苍,天风为振荡。 桃核恣戏掷,倒彩定织浪。 手杯酹芳沥,卧游已神王。 何当摩其颠,一播荆国唱。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