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善馀横山草堂图二首 其二

生人甘所趋,踵袭成风俗。 礼缘附而行,譬如鸾胶续。 天则灿日用,人纪有边幅。 智能互因创,群情归自淑。 纠纷择其途,寤寐顺昭穆。 曰同曰齐之,姑汰淫与蹙。 礼俗以驭民,政取驯百族。 姬公笼周制,齐土见抵触。 刚柔燥湿间,孰从拂大欲。 事事为之程,六合施桎梏。 条例文太平,奚异鬻竿牍。 子学窥本原,草堂馀味足。 一卷风俗志,玄览赅实录。 设教基省方,用心到亭毒。 安得贡明堂,治丝佐炳烛。
拼音 朗读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