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上海别儿游学柏灵还诵樊山布政午彝翰林见忆之作次韵奉酬
海七万里波千层,孤游有如打包僧。
惘惘遣儿歇浦上,探骊画虎吁难凭。
分剖九流极怪变,参法奚异上下乘。
后生根器养蛰伏,时至傥作摩霄鹰。
云昏雨暗一舸杳,侧足伫望魂轩腾。
送者伶俜自厓返,莫问鲸鳄高邱陵。
通都颇喜盛谈士,飞钳捭阖各有能。
写忧偃蹇共车马,指点绮户垂朱藤。
歌楼灯火静愈好,驼坐恍惚狐听冰。
酒围琵琶隐窈窕,人生一博微笑应。
祇恐话旧到鬼录,欢咍隔世情可胜。
十日影事绘海角,归軿啖饼馀红绫。
预知醉翁挟客待,蟹已卧瓮鱼跳罾。
况惊新咏互映发,出语暖我絮与缯。
疾书报酬倒胸臆,狡狯收尽寒窗灯。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