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遣兴用樊山布政午彝翰林唱酬韵

池上藤萝数点雨,灯窗饱饭腹如鼓。 趺坐匡床一事无,冥蹑天根袭气母。 簪缨竹帛定何物,商歌金石有环堵。 糟醨餔啜用浇胸,人海睥睨几伸拇。 士生孰暇量短长,鬓发飘霜自摩抚。 忽煎怀抱肯念乱,患在心膂延臂股。 阴谋勾践久窥吴,游说张仪故欺楚。 鸣野空悲雁失群,安巢犹盼乌返哺。 蜩螳沸羹果何世,耿耿忧同漆室女。 所冀馀力田甫田,务锄骄莠穫玉黍。 起讽两雄赠答篇,恍月当天潮应午。 世人但眩五铢衣,那识幽衾贮辛苦。 郁陶悱恻本忠厚,源出离骚二十五。 收视返听炉薰旁,妄证宿业快倾吐。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